神的形像(The image of a God)是圣经关于人类本性与目的的重要教义。《创世记》1:27 说到,神按着自己的形像造人,这意味着神赋予人类一种与神特别的相似性。
正如塞特带有他父亲亚当的“形像样式”(创 5:3),神造亚当和夏娃时,也使他们带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历史神学通常将神的形像建立在人类优于其他生物的基础之上,因为人类具有更高的理性和灵性,尤其是人类认识和敬拜神的能力。进一步的思考指出,作为“男性和女性”,人类是在爱的共同体中承载神形像的。《创世记》1:26 强调人类要管理其他受造物,这表明了人类作为神代理管家的身份,并向神负责。新约关于神形像的教导进一步指出,神造人,是为了让他在公义与圣洁中与神立约、相交。虽然堕落玷污了神的形像,破坏了人起初被造时所具备的公义和圣洁,但神差遣了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救赎人类,并要恢复那“按着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所造的神的形像(弗 4:24)。
圣经关于人类教导的核心,是《创世记》1:27 的宣告:“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1:26 则记载了神为人类所定的旨意:“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形像”和”样式”这两个词都指向相似性。希伯来文中“形像”(tselem)含有被雕刻或塑造出来之物的意思。“按着我们的样式”同样强调了人和神的相似,但并不意味着人就是神。加尔文解释说:“人像神,他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神的荣耀。”[1] 类似的表达也出现在《创世记》5:3,亚当“生了一个儿子,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正如塞特像他的父亲亚当一样,亚当也反映了神的形像。
那么,人是如何带着神的形像的呢?一种传统的看法是,人明显优于其他受造物,因此显出神的形像。有人认为,人类直立行走,不像走兽,因此显示出形像。但问题是,神本身没有身体,因为“神是个灵”(约 4:24)。如果从人内在的能力来看,许多人就把“神的形像”理解为人性中某些特质,使我们远远高于动物界。历代以来,有人提出人的心智和灵魂所具备的某些方面,可以体现出与神的相似。奥古斯丁认为,神的形像就在于人的记忆、理解和意志,他试图以此来反映三一神的位格。[2] 还有人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这些都超越动物。人也有良知,会作出道德判断。更重要的是,在一切受造物中,唯有人能在属灵的认识里敬拜神。正如所罗门所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 3:11)既然人具备了能反映神形像的本性,就有责任去完成我们作为受造物的首要使命:“荣耀神,以祂为乐,直到永远。”[3](《威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在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之后,《创世记》1:27 紧接着补充了一句:“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这句话确立了男人和女人之间根本的平等,因为他们都同等地承载着神的形像。圣经虽然指出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家庭和教会里把“立约的带领权”交托给男性,但这绝不意味着女人在神面前比男人低一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神也造了其他的受造物为“公的”和“母的”,但《创世记》1 章却特别强调只有人在“造男造女”时与神的形像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神的形像不仅仅是个体性的,也是群体性的。正如神自己在三个位格中永远活在爱与合一的关系里,圣父、圣子、圣灵之间彼此完全相爱,同样,人也在群体和爱的关系中反映神的形像。
人承载神的形像,直接的结果就是人类蒙召去行使治理的权柄:“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爬物。”(创 1:26)人的治理是一种“代理的治理”,也就是说,人是奉造物主神的名来行使权柄。
作为神的王室仆人,人应当按照神的标准和旨意来治理地上的一切。维诺仕·拉玛昌得拉(Vinoth Ramachandra)写道:“所有人类都蒙召,在地上的各个领域代表神的王权。而神的统治不是独裁者的统治,而是慈父般充满关怀的养育。”[4] 神对世界的旨意包括关爱,使祂的赐福与平安得以扩展。这既包括对自然的保护,也包括对社会公义的追求,后者通过持守祂律法中公义的原则来实现。人应当以神的良善与丰盛为榜样。承载神的形像,代表神治理大地的人类,应当在地上行善。
最重要的是,神的形像表明人被造是要在与造物主的相交中找到自己的身份。新约在反思《创世记》1:26-27 时,就特别强调这一点。《歌罗西书》3:10 提到,基督徒在得救后有一个伟大的更新,就是“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保罗由此指出,认识神是人被造带着神形像的本质。动物对神一无所知,它们不会寻求或敬拜造它们的主。但保罗说,人认识神,因为神设计了受造界,使他自己向那些承载他形像的人显明出来(罗 1:19)。这正解释了耶稣的宣告:“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 17:3)
圣经中的“认识”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更包括相交与团契。这可以从神对待人类和动物的不同方式中看出来。在《创世记》1:22,神赐福给鱼和鸟,说:“要繁衍增多,充满海中的水;鸟也要在地上增多。”类似的祝福也赐给了人类,但有一个关键的不同。《创世记》1:28 说:“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区别在于这里多了“神对他们说”这几个字。神赐福给鱼和鸟,却是用言语直接祝福人类,目的是引发他们的信心与爱的回应。
新约中的另一处经文也补充了“神的形像”包含公义与圣洁的思想。《以弗所书》4:24 说,信徒“穿上了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因此,除了认识神之外,神的形像还包括在神面前的公义和圣洁。而这公义与圣洁,就像对神的认识一样,都是为了与造物主在永恒的爱中相交。正因如此,《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这样定义“神的形像”:“神……造了人,造男造女,有理性的与不朽的灵魂,又按着自己的形像赋与他们知识、仁义和真圣洁。”[5]
《创世记》2:7 告诉我们神是怎样造亚当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神面对面造人,使人可以进入一个立约的关系——彼此相交、彼此相爱。这一真理不仅在圣经的开头出现,也在结尾得到印证。作为与耶稣基督一同承受产业的后嗣,基督徒要进入永恒的产业,这产业就是神把祂自己赐给我们。《启示录》21:3 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22:4-5 更进一步,用了直接取自《创世记》1 章的语言:“他们要见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
这种更全面的神的形像的定义,对基督徒的世界观有重要的启示。人类能问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我是谁?”圣经的回答是:我们是被神所造、要承载祂形像的活物。神的印记表现在我们的道德与属灵本性中,表现在我们群体中的彼此相爱中,表现在我们代表神所行使的治理中,更特别表现在我们被呼召去与神相交,在知识、公义中与祂同在。这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尊贵的身份,同时带来在神面前的谦卑——也是最高的呼召与特权:知道自己是被造来认识神、被神认识,去爱神、被神所爱的受造物。
然而,人类的问题在于:神的形像因罪而破碎。当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约时,耶和华“就把他赶出去了,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 3:24)人原本在受造物中是王者,但堕落后却成了地的奴仆:“因此,耶和华神把他赶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 3:23)
人的堕落引出了一个问题:神的形像是否已经失落?答案既是“没有”,又是“有”。首先,圣经表明堕落的人仍然保有神的形像,这体现在人的价值和尊严上。这就是神禁止随意夺取人命的理由:“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 9:6)这句话是在堕落之后说的,说明即便在罪中的人类,生命依然神圣。另一方面,人却失去了神形像的核心——在与神的关系中原有的公义与圣洁。因此,罪的后果并不是完全失去神的形像,而是使它彻底败坏。亨利·布洛歇(Henri Blocher)写道:
我们必须同时承认:人类在反叛之后仍然是人类,但人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只剩下自己可怖的影子。人仍然是神的形像,不可侵犯且需承担责任,但他已变成一个自相矛盾的形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 caricature(漫画像),一个控告自己的见证人。"[6]
一个形像的比喻是汽车挡风玻璃碎裂。玻璃还在,但已破损到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同样地,当人堕落犯罪时,我们变得有罪,与我们仍然认识的神疏远,我们的思想与欲望被败坏。正因如此,神赐予我们的那些奇妙才能,如今却被用来服事罪。人不再在关系中反映三一神完美的爱,而是因自爱的扭曲而彼此伤害。即便我们仍然认识神,却举起叛逆的拳头抵挡祂(罗 8:7)。简而言之,神的形像因全然败坏而被扭曲,我们与神的相交也因此失落。我们依然是为着认识神、以信心和赞美回应祂的受造物,但如今堕落的人却在承载神形像的同时,用咒诅和悖逆来回应神的启示与恩典。
堕落后的这种可怕处境,引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神的形像能够被恢复吗?如果人里面那原初、荣耀的神形像可以被恢复,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正是整本圣经的核心主题,耶稣基督的福音。因着神的恩典,我们在罪中仍有盼望,祂的恩典要成就他起初在创造中的美意。耶稣来,不仅是为恢复我们因罪失去的原初公义,更是要把祂自己的义赐给我们。祂在我们的位置上完全成全了神的律法,又把自己的生命献上,成为神公义的挽回祭,使我们的罪得赦免。《罗马书》3:23-25 这样解释:“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
基督来到世界,不仅是为解决我们与神之间的问题,也是要我们通过成圣,恢复我们里面的神的形像。因此,《创世记》1:27 的话语在新约中得到了回应:因着信靠耶稣,我们正在“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 4:23-24)藉着基督的恩典和祂所赐下圣灵的大能,我们重生,过一个尊荣神的生活,在仁义和圣洁上恢复神的形像。保罗说,因着神的恩典,“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 3:18)亨利·布洛歇由此赞叹说:“在耶稣基督里——祂既是神的儿子,又是神的形像——我们的人性得以恢复,重新成为创造主真正的形像,甚至超过形像;我们在子里成为神的儿女,因着新约的联系与祂联合。”[7]
编注: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它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Man as the Image of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