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能重新思考《雅歌》的意义,或者至少对这卷书在属灵生命中用途与价值有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欣赏,更实在的应用。不只是你的身体,你的灵也需要这本书。
的确,《雅歌》描绘了婚姻中的亲密与欢愉,但这并不是所罗门诗歌的核心意义。就像整本旧约都指向基督,《雅歌》同样在诉说神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显明的爱。正如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第五章中揭示的那样,婚姻的真正奥秘在于预表基督与教会的关系。雅歌和以弗所书一同见证:“这是极大的奥秘”(弗 5:32)。
可惜的是,历代对《雅歌》的解读常走两个极端:要么完全忽略其属灵含义,说它与基督和祂的新妇无关;要么过度解读每个细节,“破解”每一个字、每一个意象。为了避免后者的牵强附会,许多人索性掉入了前者的陷阱,放弃了《雅歌》中基督论的亮光。我们需要回归平衡,以基督为中心来解读这卷珍贵的书,这正是改革宗灵修传统的精髓所在。
清教徒薛伯斯(Richard Sibbes,1577–1635)在讲解《雅歌》5:1 的讲道中说:“这卷书呈现的是基督与教会之间彼此的喜乐与赞美。”同样,约翰·欧文(John Owen,1616–1683)在《基督的荣耀》(The Glory of Christ)一书中写道:“整卷《雅歌》都是以一种奥秘的方式述说基督与教会之间神圣的爱。”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也采用以基督为中心的解读方式,在他的笔记集《杂记》(Miscellanies)中写道:“圣经常用婚姻比喻基督与基督徒之间的联合,而在《雅歌》中,这真理显得格外甜美。”
罗伯特·默里·麦克谦(Robert Murray M’Cheyne,1813–1843)在讲解《雅歌》2:8–17 的讲道中指出,《雅歌》对我们灵命生活的重要性,他说:“要检验一个人信仰的深度,没有比《雅歌》更好的试金石了。”而我博士研究的主题人物查尔斯·司布真(1834–1892),一生宣讲《雅歌》超过 80 次,这可能是他最爱的一卷圣经。他说:
《雅歌》是整本圣经的核心,是神启示中最深处的殿宇,是圣经中的至圣所;如果你真实地与神相交,就会爱上这卷书,你会领受它的灵,也会情不自禁地与书中的新妇一同呼喊:“我的良人啊,愿你快来!”
为什么我们不像他们那样珍视《雅歌》?为什么这卷书对我们如此陌生?我们错过了什么?这些属灵伟人们显然知道如何从头到尾都读出基督。
在《雅歌》中注目基督,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用那些千奇百怪、牵强附会的寓意手法来解读。但这确实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预设和阅读习惯。我们必须找对《雅歌》的“调性”(read on key),用正确的调性进入这首诗歌。
首先,我们必须遵循基督在《约翰福音》5 章和《路加福音》24 章中示范的释经原则。主耶稣清楚地指出,如果我们读旧约时没有看出它是如何指向祂本人的,我们就是在误读圣经。因此,我们必须思考:《雅歌》如何在歌唱基督?道格拉斯·肖恩·奥唐奈(Douglas Sean O’Donnell)说得好:
《雅歌》是一首关于人类之爱、设定在婚姻背景中的诗歌,它出现在圣经当中,而圣经最终所指向的中心,就是耶稣:祂的降生、生活、教导、神迹、受难、死亡、复活、升天、代求以及再来。
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圣经中每一卷书都在某种意义上见证耶稣,那我们就误读了圣经,或者没有读透。
第二,不要只凭直觉来读《雅歌》,而要用整本圣经来填补我们的思想背景。
第三,我们需要跳脱当代西方文化那种高度性向化的解读氛围,回到更久远的教会历史传统,带着分辨力去听初代基督徒们如何解读这卷书。
第四,我们要按文学体裁来读这卷书——也就是诗歌。去感受其中的意象和象征。既要按字面意思来读(也就是看文本表面写了什么),也要按其文学意义来读(去理解这些话在诗歌中表达了生命)。我们要把《雅歌》当作一首歌来读,细细追踪其中的比喻、明喻、类比,是如何指向弥赛亚的爱以及婚姻中的爱。这种读法,会让我们成为有文学素养的读者,能够在圣经的诗意文句中,体会并掌握《雅歌》的文体特点。我们要成为会读、也懂得如何读的人,能读出圣经中那大写的名字:基督。我们可以在《雅歌》中看见与基督位格与工作相关的体裁意识、语法结构、正典脉络之间的深层连接。
《雅歌》处处流淌着圣经神学的印记。让我们看看这些例子:
我们还能想到谁是大卫的子孙,是好牧人,是万王之王,并且要带领新妇进入新耶路撒冷、那流奶与蜜的永恒应许之地?那就是耶——稣!在圣灵默示下,所罗门谱写的这首情歌,其实是一曲弥赛亚的乐章。
整本圣经中,神与祂子民之间“婚约”的主题,贯穿《诗篇》《以赛亚书》《何西阿书》《以弗所书》《启示录》等多卷书信,这些都为我们用同样视角解读《雅歌》提供了充足的证据。在比喻中,耶稣曾以新郎(太 9:15;可 2:19–20;路 5:34–35)。施洗约翰听见新郎的声音,就喜乐满足(约 3:29)。而我们也正朝着“羔羊的婚筵”前行(启 19)。值得注意的是,《雅歌》与《启示录》都以同样的“调”收尾:都充满对新郎速来的渴慕与呼求(歌 8:14;启 22:17、20)。
婚姻是贯穿圣经的主旋律。正如雷·奥特伦(Ray Ortlund)所说:“婚姻是包裹整本圣经的核心概念,其它主题都在这个架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雅歌》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弥赛亚如何滋养、珍爱祂的新妇(弗 5:29)。
在犹太属灵传统中,《雅歌》是在逾越节期间诵读的。乍看之下这似乎有些奇怪,除非你明白它诉说着神对软弱子民不离不弃的爱。这也是为何早期教父希波吕托(Hippolytus,约公元 170–235 年)会在复活节讲解《雅歌》,为何司布真会在受难日传讲这卷书。他们都明白,《雅歌》的诗歌和声中,正表达着基督与祂新妇之间那彼此的爱。正如司布真所说:“我们在圣经的每一页几乎都能看到救主的面容,但在《雅歌》里,我们看见的是祂的心,感受到祂对我们的爱。”
《雅歌》让我们看见,从天庭涌流的基督之爱是真实、活泼的爱。这位永活基督的心正为你跳动。《雅歌》借着诗意的神学,以神所默示的图像、象征、比喻与预表,使我们真实地体会到祂的爱。这卷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基督之爱的语言与范式,也教导我们以爱回应。所罗门的作品让我们从崭新维度认识那位“比所罗门更大”的主:基督是更伟大的君王、智者,也是灵魂之所爱。
我们无需牵强附会的寓意解经,只需贯通经文,就能在《雅歌》中歌颂基督。
你需要这本书。它能使你与基督更亲密,责备你冷淡的心,纠正你对主爱的怀疑,训练你活出公义(提后 3:16)。别让你的灵魂错过了圣经中最伟大的那首诗歌。正如有“万王之王”“至圣所”“万主之主”,这卷书名叫“歌中之歌”(歌 1:1)。它是最伟大的歌,不是因为它讲了婚姻中的爱情,而是因为它述说了一种更伟大的爱,那位为朋友舍命的主,那个为新妇舍命的新郎(约 15:13;弗 5:25)。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Your Soul Needs the Song of Solo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