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不要用圣经人物的罪为自己开脱
2025-05-14
—— Ashley Anthony

秋天到了,邻里间一年一度的篝火晚会如约而至。大家正在聊着开学和家庭近况,有人突然感叹道:“最近接连听说属灵领袖跌倒的消息,真是令人心情沉重啊。”

这时另外一个人插嘴说:“其实想开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别人也会犯错,不是挺好的吗?相比起约拿做对事的时候,我反而和他逃避上帝时更有共鸣呢。”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新鲜。早在 300 年前,清教徒托马斯·布鲁克斯(Thomas Brooks)就告诫世人:撒但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企图用各种诡计引诱上帝的子民犯罪,“想要拉着所有人和自己一起坠入永恒的痛苦深渊”(参见《彼得前书》5:8)。其中一个诡计,就是让我们美化旧约圣经中属灵伟人的过错,让我们在属灵生活中放松警惕。

布鲁克斯指出,如果我们真想抵挡罪的诱惑,就必须认真思考圣徒们从犯罪到悔改的全过程。圣经不仅记录了他们在道德上的失足,更展现了罪的严重性、它带来的痛苦折磨、真诚悔改时的谦卑,以及最终得到绕恕时的美好。

四种应对之法

布鲁克斯针对我们对圣经中罪与悔改故事的片面理解,提出了四种应对方法。

第一种方法:讲述完整的故事

我们总是记得大卫王犯下的谋杀和通奸之罪,却往往忘记了他恳求洗净内心时的痛哭流涕(诗 51:2);我们能理解约伯的急躁烦闷,却很少提及他在尘土中谦卑悔改的一面(伯 42:6);我们常常拿彼得的冲动爱说话开玩笑,却忽视了他后来痛哭流泪的深刻忏悔(路 22:62)。

布鲁克斯提醒我们,圣灵在圣经中特意完整地记载了圣徒们如何陷入罪中,又是如何通过真诚的悔改重新站立。这些属灵前辈们都曾为自己的罪深感忧伤,完全把自己放在上帝的怜悯之下。

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只盯着犯罪的人和他们的过错看,却忽略了那位将罪人从罪中拯救出来的上帝。当你读到圣经中这些圣徒的故事时,你的关注点在哪里?让我们把目光抬高,仰望那位引导祂子民悔改的上帝吧。

第二种方法:要看到故事的结局

大卫曾一度对罪的毒害麻木不仁,但上帝怜悯他,通过先知拿单的话让他对罪心生憎恶(撒下 12:1-13)。使徒保罗也承认自己做了不愿做的事,但他随即为上帝藉着基督使他摆脱罪的捆绑而欢呼感恩(罗 7:15,24-25)。

正因为我们信靠基督,罪便不再掌控我们的身份,不再辖制我们的内心。保罗教导我们要看自己“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6:11)。虽然我们仍会犯罪,但不会以犯罪为常态——不会心安理得地、故意地、习惯性地犯罪。因着基督复活的大能,我们获得了新生命,也就有了新的身份(第 4 节)。

就像圣经中的圣徒们一样,我们可能会跌倒。但关键是要通过真诚的悔改重新站立起来。用布鲁克斯的话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要永远更加亲近基督”。

第三种方法:要看清罪所带来的管教代价

并非所有的苦难都是因罪而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上帝爱我们、喜悦我们,祂就必会管教我们(箴 3:11-12)。正如圣经所说,管教虽然让人痛苦,却能结出美好的果子(来 12:11)。

看看这些例子: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驱逐出伊甸园后,祂特意不让他们接近生命树,免得他们永远活在被定罪的状态中(创 3:22-23)。大卫的儿子病重时,他不住地向上帝祈求怜悯,直到孩子离世;之后他便起身去耶和华的殿中敬拜,重新找回了与神的亲密关系(撒下 12:20)。当耶稣的目光投向刚刚三次不认他的彼得时,悔恨和自责像潮水般涌向彼得的心,让他失声痛哭(路 22:61-62)。

其实,我们和这些圣徒一样。在没有经历上帝管教之前,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罪看得很轻,认为无关紧要。我们不把圣经的教导放在心上,还希望上帝只看我们的“内心”,仿佛这样就可以为我们不做正确的事找借口。我们忘记了罪的本质就是悖逆法则、不义,是出于魔鬼的作为(约壹 3:4、8,5:17)。我们更忘记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过犯和罪孽,基督才会被刺穿、被压伤,像犯人一样死在十字架上(赛 53:5;腓 2:8)。

上帝的管教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罪的可憎和救主的慈爱。因此,我们绝不能把上帝的管教和过去圣徒所犯的罪割裂开来看待。就像布鲁克斯警醒我们说的:你若想和大卫一样去犯罪,就得做好和他一样承受苦难的准备!

第四种方法:要明白上帝记录这些的用意

为什么上帝要记录祂的圣徒们跌倒的经历呢?当我们翻开圣经,就能看到这些真实记载的软弱和过错。布鲁克斯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防止我们被罪的重担压垮,这些例子提醒我们,我们并不孤单。想想看,我们不也需要知道,上帝所拣选的都是一些不完美、需要依靠祂的人吗?当我们看到《希伯来书》第 11 章中那些信心巨人也曾跌倒失败,难道不会感到一丝安慰吗?这种理解纠正了那个容易让人对罪掉以轻心的世俗观点,引导我们走向真正的谦卑与悔改。

第二个原因是作为警戒。布鲁克斯提醒我们,上帝记录祂儿女的失败,绝不是为了让我们有恃无恐地去犯罪。恰恰相反,祂是要我们认真省察自己的内心,看清罪的可怕,从而更加紧密地依靠基督。

那么,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失败,是不是就该把自己的罪看作再正常不过的事呢?当然不是。听闻圣徒们的过犯,我们应当警醒自守。我们要为他们的罪感到痛心,仔细思考他们是如何回应的。我们看到他们流下的眼泪、经历的管教和迫切的祷告。最后,我们见证上帝如何把荣美的冠冕戴在他们的灰烬上,彰显祂的荣耀(赛 61:3)。我们也要记住,祂同样能在我们身上成就这样的事。

更完整的故事

我们常常只讲圣经中那些圣徒故事的一部分——而我们需要把它们讲完整。在他们的故事里,有犯罪也有悔改,有失败、有苦难、有软弱,还有对上帝赦罪之恩的信靠。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抵挡撒但的诡计时,我们既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我们乃是带着这完整的故事在心里争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耶稣已经战胜了我们所犯的一切罪;这个故事宣告复活的基督就是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 1:30);这个故事呼召我们不要夸耀不完美的圣徒或我们的罪性,而要单单以主为夸耀(第 31 节)。

我们的榜样,应该是效法这些圣徒如何经历苦难、如何悔改、如何领受赦免,而不是效法他们如何犯罪。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Don’t Use Sin in Scripture to Excuse Your Sin

Ashley Anthony(阿什利·安东尼)与丈夫马特(Matt)一起在伊利诺伊州惠顿的大学教会(College Church)事奉。她有四个孩子,教授文学课程,并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学习。
标签
犯罪
清教徒
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