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每拿教会位于以弗所和尼西亚之间,历史上曾多次在关键时刻为福音作见证。第一世纪时,耶稣曾勉励在逼迫中的士每拿信徒,要效法祂的榜样,“至死忠心”(启 2:10)。到第二世纪,士每拿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也确实“至死忠心”,因拒绝向罗马皇帝献香而被火刑烧死。到了二十一世纪,如今土耳其的伊兹密尔(İzmir),仍有一群跟随基督的人,继续见证这位三一真神。
2025 年 5 月 24 日,伊兹密尔新教教会(İzmir Protestant Church)举办了一场神学研讨会,主题是“在宗教改革之光下看尼西亚大公会议”,纪念公元 325 年第一次大公会议召开一千七百周年。来自各地的大学生、本地经学院学生、感兴趣的市民,以及来自亚细亚各地不同新教教会的基督徒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次聚会。
这次研讨会设有四场主题讲座,之后还有一场小组讨论。伊兹密尔新教教会的牧师菲克雷特·博切克(Fikret Bocek)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了人们对尼西亚会议的诸多误解,比如有人说尼西亚会议制定了圣经正典,或者“发明”了基督的神性。他强调的核心信息是:如果耶稣不是完全的神,就无法拯救我们。
来自意大利米兰的教会领袖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则讲解了“受生而非受造”这句话的含义,阐明尼西亚信经如何坚守圣父、圣子、圣灵同质而位格有别的真理。
来自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牧师米哈伊·科尔恰(Mihai Corcea)通过阐述约翰·加尔文等改革者和《比利时信条》(Belgic Confession)作者如何在新教教会中运用《尼西亚信条》,展示了国教改革者(Magisterial Reformers)如何与罗马天主教及激进宗教改革者的做法划清界限。
当代流行文化与伊斯兰论辩中常常重复关于尼西亚会议的五大错误认识。来自伊兹密尔的牧师贾达什·乔什昆(Cagdas Coskun)逐一驳斥这些谬误,语气清晰而尊重,使非基督徒背景的来宾也能明白本次会议的核心信息。
在评价此次会议时,一位穆斯林嘉宾回应称,他认为这是“一场引人深思且引人入胜的盛会——既激发智慧思考,又促进心灵反思,主办方的接待更令人如沐春风……为信仰群体如何批判性审视自身传统,同时向外界慷慨伸出友谊之手,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
一位刚信主不久的弟兄说:“这次聚会让我明白,尼西亚信经不只是每周一次的仪式,而是对真理的勇敢宣告……它不仅是学术性的——更在我心中种下了确信与清晰的种子。”
研讨会结束后的主日,伊兹密尔新教教会喜迎五十多位新访客,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听到福音。此外,他们还一同见证了八位新信徒受洗,这有力地见证了主不仅在土耳其人的思想中作工,也在他们心里动工。
虽然土耳其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但在这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基督徒人数还不到总人口的 1%,与早期教会时期的少数群体地位相似。
宗教自由在土耳其各地的落实程度不尽相同,但基督徒每天都要面对因人数悬殊带来的压力。土耳其法律允许基督徒传福音,但往往伴随着负面的社会影响。如今,西方宣教士进入或留在土耳其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将来要把福音传给本国人,更多可能落在资源有限的土耳其本地教会身上。
不过,我们仍有盼望。虽然如今在尼西亚(今伊兹尼克,İznik)已没有正式教会,博切克牧师提到,当地仍有一个小型信徒团契在聚会。这场研讨会再次证明,在尼西亚,依然有人为三一真神作出宝贵的见证,这见证值得我们的祷告与支持。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澳大利亚福音联盟英文网站:Faithful Witness in the Land of Nica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