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邪恶伸向孩童时,神在哪里?
2025-08-18
—— Betsy Childs Howard

上个月,我的家乡阿拉巴马州爆出一桩令人发指的虐童案。案件涉及儿童、地窖和性贩卖。具体细节我无法详述,因为那些新闻报道我根本不敢点开。我害怕直面这些无助孩童遭受的苦难,那样深重的罪恶会压垮我的灵魂。

直面极端的恶行,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信仰。上周英国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克(Kemi Badenoch)在接受深度访谈时坦言,她读了奥地利男子约瑟夫·弗莱茨勒(Josef Fritzl)的恐怖罪行后,离弃了基督教信仰。弗莱茨勒把自己的女儿囚禁了整整 24 年,把她当作性奴隶。巴德诺克这样说:

我根本停不下来,一直读这个故事。当我还读到她的自述,说她每天都在祷告,盼望获救。而我想到自己,当时祷告的全是一些愚蠢的小事,却都得到了回应。我祷告成绩好一点、头发长得快一点,甚至还祷告公交车准时到站,好让我不要误事。可为什么这些祷告都被应允了,而那个女人的祷告却没有?那一刻,就像有人突然吹灭了我心中的蜡烛。

揭露人心的问题

巴德诺克其实在问一个古老的问题:“既然神是良善的,祂怎能容许苦难存在?”而当问题涉及孩子时,这个疑问显得格外尖锐。孩子软弱无助,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耶稣非常喜爱小孩子,总是欢迎他们到他身边。那为什么一位满有怜悯的神,却没有保护他们、拯救他们脱离邪恶呢?

圣经一再提出类似的呼喊:“耶和华啊,恶人夸胜要到几时呢?要到几时呢?”(诗 94:3)圣经早已预见上帝的全能与世间不公之间的强烈反差。

但事实上,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恰恰印证了神学家所说的“普遍恩典”。虽然罪和死亡已经深深侵蚀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情况本可能更加糟糕。至少在我们共同认知里:父亲强奸女儿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妇女将儿童卖给人口贩子必须受到法律严惩。即使罪人良心残缺,我们依然认定孩子理当(也必须!)得到保护,免受摧残。

C. S. 路易斯在信主前,曾这样描述自己:

那时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理由是:这个宇宙看上去非常残酷、极不公正。可是,这个公正与不公正的概念来自何处?一个没有直线概念的人不会说一条线弯曲。我称这个宇宙不公正时,在拿它和什么作比较?

如果我们仅是机遇与时间的产物,或许进化本能会驱使我们保护自己的后代,但当别人虐待他们的孩子时,我们不会生出那种道德上的深切厌恶。人之所以能作出道德判断,是因为我们是照着公义的上帝形象被造的。

应许的公义

讽刺的是,许多因为“恶的问题”而拒绝基督信仰的人,却也反对神会把人定罪下地狱的信念。他们要公义,但其实只是想要一个“适可即止的公义”。

然而,神的公义从不打折扣。祂绝不会对罪视而不见。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祂宁愿让圣子受苦、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不让我们的罪逍遥法外。同时,神绝不会对伤害孩子的人视而不见。耶稣曾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太 18:5–6):“凡为我的名接纳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纳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神虽然没有完全揭示祂容许不公的苦难存在的原因,但祂应许必将审判恶人,匡扶正义。以赛亚预言即将到来的救主说(赛 11:4):“却要以公义审判贫穷人,以正直判断地上的谦卑人,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

为什么审判是必要的?因为唯有铲除恶人,孩子才能得享平安。几节之后,圣经描绘了这样的图景(赛 11:6、8–9):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必与山羊羔同卧……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以赛亚描绘了新的国度,这里没有掠食者(无论人还是兽),这正是基督再来时要建立的国度。

盼望的实底

或许有人说,基督徒对终极公义的盼望只是自我安慰。但C. S. 路易斯在《银椅》(Silver Chair)中借纳尼亚居民沼泽怪普德格伦(Puddleglum)之口道破真相。当邪恶女巫企图让地下国民遗忘地上的纳尼亚时,普德格伦反驳道:

假定我们只是梦见,或者说捏造出了那一切——树木啊,草地啊,太阳啊,月亮啊,星星啊,还有阿斯兰本身。假定这都是我们梦见的。那么我能说的一切就是,既然那样,那捏造出来的东西似乎比真正的东西重要得多。假定你这个王国的黑洞就是惟一世界的话。咳,那我可觉得是一个挺可怜的世界。想起这点来倒也有趣。要是你说得对,我们只是些小娃娃,凑起来玩游戏。但四个小娃娃玩的游戏能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把你那真正的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我们虽无法证明这盼望,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如果邪恶注定永远无法阻挡,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它如此令人厌恶?为什么那些只认识破碎世界的人,会渴望一个完整的世界?

当恶人将孩童囚禁地窖,会告诉他们“自由不存在”。他们企图掐灭盼望的烛火,因为绝望之人最易操控。但当这些孩子历经 4 年、12 年甚至 24 年终于获救时,他们就会看到阳光、青草、爱与公义——那些他们一直渴望为真的事。

所以,当我们听到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罪恶时,必须拒绝“世界本就如此”的谎言。我们要做那盼望的号角:怒斥残暴、呼唤公义、仰望那应许中的拯救。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When Evil Comes for Children, Where Is the Light?

Betsy Childs Howard(贝希·霍华德)是福音联盟的编辑之一,她曾经在比森神学院(Beeson Divinity School)和拉维·扎哈里斯宣教使团(RZIM)工作,是多本属灵书籍的作者。贝希和她的丈夫伯纳德(Bernard)住在曼哈顿,他们在那里建立了好牧人圣公会(Good Shepherd Anglican Church)。
标签
苦难
保护
孩童
不公